【山西青年報】95后女生愿做扎根西藏的“格;ā
提到西藏,你會想到什么?有多少人愿意為它留下?畢業于晉中信息學院的王佩余選擇跨越3000多公里,從山西到拉薩,投身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用青春踐行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揮灑青春,做一件終身難忘的事。
不久前,服務期滿的王佩余選擇繼續扎根西部,考錄到西藏自治區羅布林卡管理處工作,成為一名公務員。更令人欣喜的是,在那里她收獲了愛情,兩人將攜手在美麗的雪域高原建設新的天地,繼續唱響西部青春之歌。
迷茫之際 西部計劃指引方向
今年25歲的王佩余曾是晉中信息學院淬煉·國際商學院財務管理1605班的學生,大學期間她參加過很多公益活動,慰問殘疾老人、探望傷殘兒童,盡己所能送去關懷。
“在大學里,我才真正感受到,幫助別人是多么開心的事情。”王佩余說,參加志愿服務時,每當看到老人和孩子臉上泛起的笑容,都讓她深刻感受到志愿服務的魅力。
當提及為何選擇參加西部計劃時,她顯得有些不好意思,說道,當時即將畢業,對未來充滿了迷茫。而且受疫情影響,一時間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面對種種壓力,她感到無助。
一籌莫展之際,學校宣傳公告欄里張貼的西部計劃招募宣傳海報宛如黑暗中出現的一盞指路燈,為她指引通往光明的道路。
“最初,我只是泛泛地了解西部計劃,直到參加了學校舉辦的西部計劃宣講活動,才讓我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在聽了學長、學姐的講述后,我更加堅定了參加西部計劃的決心。”王佩余說,聆聽著志愿者當初選擇西部計劃的故事,她對西部充滿了好奇和向往。
在向家人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決心后,父母很支持,鼓勵她在西部成就一番事業,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綻放青春。
克服困難 努力工作獲認可
2020年7月底,身為西部計劃志愿者的王佩余帶著滿心憧憬來到了西藏拉薩,服務于拉薩市城關區的西藏自治區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負責黨建工作。
獨自一人離家3000多公里,還要在陌生的地方工作和生活,這讓她面臨著諸多挑戰。除了水土不服、飲食差異,高原反應讓她頭疼無力,干燥的氣候又讓她不停地流鼻血,加之初次參加工作會遇到不順,身邊也沒有可以訴苦的朋友,很長一段時間里她的情緒非常低迷。
但每每遇到不順,她都會想到這句話——“不畏艱難險阻,勇擔時代使命,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為黨、為祖國、為人民多作貢獻”。
慶幸的是,在同事和朋友的幫助下,她學會了克服高反的妙招,也學會了在高原地區使用高壓鍋做飯的方法。“大家分享了很多在高原生活的經驗,后來我備好了氧氣,購置了加濕器,一些問題也初步得到了解決。”王佩余說。
更加幸運的是,領導和同事很關心她,讓她逐漸學習到了很多業務知識和為人處世的方法。工作中,她也秉承志愿服務精神,主動擔當作為,得到了服務單位的認可。
向陽而生 扎根西部接續奮斗
參加西部計劃的一年時光,給王佩余留下了許多難忘的瞬間。
“記得,當時服務的單位要制作一本手冊。為了這本手冊,整個部門的人員通宵核稿,一刻也不敢放松。一個晚上,一本小小的手冊在我和同事手中審核了無數遍,直到沒有任何問題。”回憶當時的工作場景,王佩余說。
三八婦女節時,她與同事慰問了當地的退休女干部。聆聽著她們的奮斗故事,感受著這些曾奮斗在西藏的“她力量”,她暗暗下定決心,自己也要在這片雪域高原上奉獻“她力量”。
除了工作中的難忘經歷,她還見證了疫情下堅持不懈的志愿者、艱苦奮斗的工人、淳樸有愛的村民……這些都讓她感受到一切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參加西部計劃,讓王佩余變得更堅韌。憑著對西藏的熱愛,她選擇繼續留在這片離太陽最近的土地上。2021年8月,她考取了當地的公務員,現工作于西藏自治區羅布林卡管理處,從事會計工作。
她還在這里遇到了讓自己心動的另一半,她開心地告訴記者,自己與這個可愛男孩好事將近,在兩人對未來的暢想里,日后就把小家扎根在這座她傾注深情的城市,繼續發揚西部計劃的精神,做一支來自山西的“格;”。
扎根西部的同時,王佩余還不忘鼓勵即將參加西部計劃的學弟學妹們:“希望你們能夠勇于嘗試,將自己心中所想的事變為現實。大膽試錯,要有越挫越勇的氣魄;敢想敢做敢出發,敢于邁出第一步。西部很大、很美,你們能在那里學習到很多東西。”在她的影響下,晉中信息學院的學生紛紛踏上了西部之旅,接力創造屬于自己也屬于更多人的幸福生活。
據悉,2014年以來,晉中信息學院積極組織優秀畢業生奔赴西部,為祖國發展貢獻力量。多年來,該校共遴選出500余名優秀畢業生成為支援西部建設的人才。在他們中間,涌現出一大批優秀青年志愿者。他們志存高遠,在最美的年華用志愿服務譜寫無悔青春。
